今年3月份气候回暖后,植物组织培养工程技术和诱变育种中心的老师们就开始忙碌在天津市北辰区小贺庄的芦竹种植基地上。帮扶专家刘艳军对田间芦竹苗木的生长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对出苗情况、苗的长势及土壤营养、水肥状况做了细致的分析,尤其是对新培育的抗逆性多倍体芦竹做了详细的观察鉴别,为进一步评价这种抗性芦竹种苗掌握了一手资料。

组培中的多倍体芦竹种苗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主要途径是种植能源植物,尤其是具有高燃烧值的速生植物品种。为了避免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现有耕地的挤占,必须要选择在边际土地种植能源植物,也就是推广种植在非耕地土壤上可以正常生长的能源植物。多倍体芦竹是一种优良的生物质能源,同时也有较强的抗逆性,天津及周边环渤海地区闲置的重盐碱地较多,因此培育耐重盐碱的多倍体芦竹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改良重盐碱地土壤、生产高质量的生物质能源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校与天津市瑞恒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组建了芦竹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主要进行多倍体芦竹育种、栽培及应用等全产业过程中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工作。

多倍体芦竹田间种植
植物组织培养工程技术和诱变育种中心主要负责优质抗逆性的多倍体芦竹新品种种苗的培育。中心依托自有的体细胞离体诱变技术和植物组培快繁技术进行耐重度盐碱的多倍体芦竹种苗的研发。经过反复试验,已经获得了多个抗逆性突变体,目前正在进行扩繁及田间抗性试验,很快就可以进行田间推广试验,这将为天津市的重度盐碱地利用、土壤改良及多倍体芦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优质的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