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校园艺园林学院联合河北区第十幼儿园开展“‘植’此节日话环保,互动体验‘树’未来”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园艺园林学院师生代表来到河北区十幼小朋友们身边,通过树木科普、劳动实践、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树立生态意识,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强化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建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
思想引领,童心护绿。启动仪式上,园艺园林学院马闯老师以“让绿意生长,让未来可期”为主题进行宣讲,他强调树木是生命与文明的见证者,用年轮记录时光,用枝叶承载风雨,用根系守护土地。教导小朋友们从节约每一张纸,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来为森林减负,并用勉励小朋友们植树就是植未来,要用努力浇灌青春的种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多元互动,激发活力。来自园艺园林学院的师生代表带领着小朋友们前往天津幸福公园开启植物探索之旅。在公园现场开设"植物小课堂",用童趣语言讲解树木生长知识。在学生党员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观察了银杏树的扇形叶、油松的针形叶、以及槐树的卵形叶,并讲解了不同植物的枝条与果实。在悬铃木下,许多小朋友都发出好奇的提问:“为什么有一个个小球悬挂在枝头?”“为什么这棵树的树皮会剥落”。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小朋友们也了解到原来像铃铛一样挂于枝头的是悬铃木的果实,这也是树名的来源。树皮会脱落是因为植物的较快生长而导致树皮的破裂脱落,这并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等科普小知识。
在园内的阳光大棚里,大学生与幼儿结成“1+8”结对小组,即1名党员指导8名幼儿园小朋友开展劳动教育,对菜园进行松土、开沟、起垄、播种、浇灌等一系列操作,在棚内种下大蒜,山芋,大白菜等作物。每一个小朋友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种植劳动当中,也都期待着自己种下的作物能够茁壮成长。通过“大手”牵“小手”,不仅为园内增添盎然生机,更在幼小心灵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火种,见证着代际传承的环保力量。
多年来,园艺园林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每年在“植树节”期间,与大中小幼学校共建开展特色活动,发挥专业特色,推进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以学校“思源·奋进”文化为依托引导青年学生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天农智慧和力量。